“老公,今天中午打算吃什么飯?”不假思索地說:“媽媽的味道。” 老伴知道我所說的媽媽的味道,就是手搟面。 小時候家里生活困難,真正能吃頓媽媽的味道,一是家里來客人時,二是當家人的生日,而且只有自己過生日時,才能真正吃到媽媽的味道。每當看到碗里的那一條條“白龍”,騰云駕霧,散發著香噴噴的誘惑,就垂涎欲滴,所以那時就盼啊盼,盼生日那天,吃頓媽媽做的手搟面。 媽媽搟面的時候最美,比明星及舞蹈家都美。先是準備了一盆面,一瓢水,再把手指沾水淋在面上,攪拌,再淋水再攪拌,反復進行,面粉就變成了一個大面團,然后用力揉一揉,蓋上布醒著,媽媽和面揉面的動作,就像一個舞蹈家,展示著自己柔美的舞姿,一環扣一環,環環緊扣。醒好后的面團,媽媽再用搟面杖一推一送反復的碾壓,慢慢變成一張薄薄的面皮,后撒上一點玉米面,再把面皮對折層層疊加起來,用刀在面板上細細地切起來,然后從中間抄起來,抖一抖,一根根粗細均勻的面條,在媽媽的手里,像一個個小孩子似得很聽話的排在面板上,排著隊只聽媽媽一聲令下,時刻準備著下鍋。一會兒水燒開了,面條像游泳健將跳入了水中。又似一條條蛟龍,在沸騰的水里,互相戲弄著,一會兒上,一會兒下,盡情的玩耍著。不管是游泳健將也好,是蛟龍也罷,可它們乖乖的很聽媽媽的話,一會兒的功夫就跳到碗里去了。這時媽媽再澆上鹵子,讓我吃得有滋有味,每吃一次都回味無窮。 到了八十年代,生活有了好轉,基本上是我想吃,媽媽就會做,而且鹵子的質量也有了大大的改善。 轉眼三、四十年過去了,手搟面再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了,什么雞蛋手搟面、各種菜汁手搟面成了家常便飯。當我吃著這些手搟面時,卻總覺得吃不出媽媽做的手搟面的味道,念念不忘的還是媽媽的味道。我始終忘不了那感人的一幕,那溫馨的畫面。 吃著媽媽做的手搟面,回味無窮。都說世上最好吃的都來源于媽媽的味道,因為媽媽用心盡力為孩子做的最可口。媽媽的味道,濃縮了親情,寫滿了愛意。 有人說,人再老,也是媽媽的孩子,這話不假。唯有媽媽付出的愛是絲毫不求回報的。從幼時的哺乳到長大后的關切,從婚嫁買房這樣的大事到手搟面之類的小事,媽媽都操盡了心。 媽媽的味道,就像涓涓細流,滋潤了我們的心田;像春天的雨露細潤輕柔;像夏天的風和煦撲面;像秋天的果實耐人尋味;像冬天的白雪潔凈無暇。媽媽的味道,像一首純潔的詩,一支動聽的歌,一杯清香撲鼻的茶。 吃著吃著,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,我不知道吃著老伴做的手搟面,是不是也有媽媽的味道? 媽媽走了,今生今世再也吃不到媽媽做的手搟面了,只能成為我心底綿長的思念。現在縱然能吃到天下美味,也無法代替媽媽的味道,鶯繞心頭里的依然是媽媽那永恒的味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