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在智慧座艙 可以“看見”未來嗎?
【發布日期:2020-12-05】 【來源:本站】 【閱讀:次】【作者:周偉力】
今年的廣州車展“未來感”十足,除了多達38輛概念車以外,還有一些智慧座艙引人注目。其中,一個名為“GIEC”的智慧座艙讓記者印象最為深刻,其官方名字是“廣汽智能體驗座艙”,一起來看看它搭載的黑科技吧。
【透明A柱】
未來功能:屏顯被A柱擋住的車外盲區
坐在GIEC內,第一感受是屏幕數量多。除了儀表盤、中控臺,副駕駛席前方、前排座椅靠背、車門板、A柱,但凡平整表面都被利用起來,安放了屏幕。作家劉慈欣在其《三體》小說里描繪了一個未來生活場景,即“點墻”,任何一面墻都是屏幕,人們可以隨便找一堵墻,墻的表面就是屏幕,通過“點擊”,來完成需要完成的操作。現在看來,“點墻”可以在智能汽車上實現。
記者印象深刻的屏幕有三個。第一塊位于A柱上,這塊屏幕可實時顯示被A柱遮擋住的景象,實現“透明A柱”的效果。所謂“透明A柱”,并不是真的透明,還是用高強度鋼的,但通過科技手段,將A柱擋住的盲區在屏幕上呈現出來。這“透明A柱”,可以大幅減少盲區的面積,避免交通事故。
第二塊屏幕在A柱下方,該屏幕用于顯示側后方的景象,取代后視鏡的角色。駕駛者要變換車道,不用看后視鏡,而是看屏幕。取消后視鏡,汽車設計師最高興了。因為后視鏡會增加空氣阻力,還會破壞整車的造型。
第三塊屏幕位于車門上,集成了車門開關、座椅調整、后視鏡調整等功能。將來開車門可能要用觸摸屏了。
如此多的屏幕,會不會眼花繚亂?且拭目以待量產版本吧!
【場景定義汽車】
未來功能:聽懂“暗示”,主動服務
在GIEC上,通過輕松一次點擊,或者語音指令輸入,可以實現座椅、燈光、音效等功能的一鍵式控制。記者點擊“休息模式”,座椅就自動后移、靠背放倒、車內氛圍燈調整、屏幕亮度降低、音響變為私享模式、按摩功能啟動。換言之,用戶只要選擇你需要的場景,其他系統全部主動完成。
供用戶選擇的“場景”,還有“影院模式”“游戲模式”“賓主模式”和“女王模式”。除了系統默認項,用戶還可以新建和自定義,自己DIY出你喜歡的一個“場景”。場景定義汽車,這是繼“軟件定義汽車”之后,常被汽車人掛在嘴邊的話。汽車不再是被動的接受指令,而是能夠根據用戶的“暗示”,主動將服務放在人的面前。就如同現在的媒體,已不再是人找信息,而是信息找人。
必須注意,智慧座艙實現“主動”,要比信息找人復雜得多。GIEC通過在車內搭建一套硬件傳感系統作為車的感官,借助AI的識別技術,讓汽車也具備和人一樣的聽說看等感知能力。例如,識別環境特征,進行前方交通燈、車輛、行人等預警;識別用戶生理特征,主動推送音樂或香氛類型等。
GIEC的“主動”還不會一成不變,可以跟隨用戶的需求不斷地更新迭代。現在已經可以確定,在未來,它可以通過OTA不斷升級,為用戶探索更多元的內容生態、更豐富的功能體驗。
【點評】
不少人好奇,GIEC造價是多少?據悉,GIEC造價確實不低,特別在沒有大規模量產之前,整體造價更是驚人。一般人未必察覺的成本,是為智慧座艙專門設立的研發團隊,這個團隊里可能有上百人,他們要在一起工作數月甚至數年。設立和維持這樣一個研發團隊的運營,支出同樣是巨大的。然而,記者認為這些錢花得值,因為未來無價。
|
?
以外國人視角 從莆田看中國
弘揚東圳精神 鑄就水利豐碑
攜手打造智慧城市
這里是莆田 媽祖的故鄉
?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