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統醫學認為,頭重腳輕屬中醫“頭重”“頭暈”范疇。調理要注意辨虛實。 如果頭重腳輕的同時,伴有腰膝酸軟、眼干目澀、毛發干枯易落,可能是肝腎虧虛。如果頭昏沉重而腳輕,活動后誘發或加重,屬于氣虛。實證導致的頭重腳輕,當歸于痰與瘀。中醫有“無痰不作眩”之說,過食肥甘、脾胃損傷、脾失健運則會生濕生痰,痰濕中阻、清陽不升、濁陰不降、蒙蔽清竅,自然表現為昏昏沉沉、頭重如裹,這類人群的舌苔通常都是白厚膩苔。此種眩暈,調理當以健脾化痰為主,可用六君子丸為主健脾化痰。眩暈明顯者,酌情選用牛黃清心丸。 除了痰導致的頭重腳輕,“瘀血”也是眩暈的重要病理因素。可用血府逐瘀等藥品行氣活血。痰瘀并重者當祛痰化瘀。 需要提醒的是,上述藥物一定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辨證使用,不可擅用。日常頭重腳輕多發者,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避免勞累熬夜,不要過度用腦,切忌長時間使用電腦、手機等;有基礎疾病者,要控制好血壓、血脂等,有心腦血管疾病者要做好二級預防,避免高危因素。如癥狀持續不能緩解,最好及時就診,避免發生心腦血管事件。 據《生命時報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