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報訊 風雨甲子一回首,燕鷺高飛思源頭。木蘭溪流域東圳水庫在造福莆田人民的同時,也創造了水利建設史上的奇跡。2020年是東圳水庫建成60周年,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“十六字”治水方針、治理木蘭溪的重要理念,昨日上午,由市水利局、市河長制辦公室、市文聯聯合舉辦的“弘揚東圳精神 鑄就水利豐碑——紀念東圳水庫建成60周年主題攝影展”在市政府1號樓開幕。
位于天馬山、鳳際山間的東圳水庫從1958年6月動工,10萬人前后奔赴工區參與建設,僅用了一年零十個月,于1960年4月便建成投入使用,總庫容4.35億立方米。時間之短,效率之高,令人驚嘆。如今已成為一座集防洪、灌溉、供水、發電、生態等功能于一體的大型水庫,被人們親切地喚作“莆田人民的大水缸”。
據介紹,本次攝影展展出的內容共分為“建庫篇”“發展篇”“生態篇”“人文篇”四個篇章,展現了東圳水庫60年來的變化與發展,其中包括20幅珍貴的黑白老照片,再現了60年前莆田人民肩挑手扛的艱難建庫史。60幅精彩照片,60個經典瞬間,自11月25日征集公告發布以來,主辦方共收到近500幅攝影作品,從中精選出以圖說變遷、富有新聞語言的60幅,以致敬水庫建成60周年“團結協作、艱苦奮斗、無私奉獻”的東圳精神。有14幅作品入展的城廂區攝影家協會主席許金珊表示,東圳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,此次攝影展既有當年莆田兒女劈山挖土,截流筑壩的熱血創業的建設場景,也有今日東圳青山綠水,造福惠民的生態美景,撫今追昔,令人感慨。
|